相關內容
-
倒計時100天丨觀眾預登記全面開啟!
展會在線預登記現已全面開放!2025年6月18至21日,與您約定廣州·廣交會展館
-
中國陶瓷企業破局之道:走出去與引進來雙向發力
“引進來”與“走出去”雙輪驅動,將為中國陶瓷行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與澎湃動力
-
中越雙邊貿易額有望創下2000億美元紀錄,陶瓷行業占比多少?
2024年1-9月,中國與越南雙邊貨物進出口總額為1,903.75億美元,同比增長17.6%
-
日用陶瓷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路在何方?
2014至2023這十年間,中國日用陶瓷產量始終保持穩步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
在剛剛過去的仲夏八月,廣東新之聯展覽公司宣傳推廣團隊的小伙伴們繼續在“玻璃工業展、太陽能光伏展、砂石技術展、物流裝備展”等相關展會上向參展企業和專業觀眾們傳遞著“第37屆廣州陶瓷工業展”和同期關聯主題展會的信息,邀請企業參展,邀約觀眾參觀,通過與展商和觀眾的交流收集辦展建議和行業信息。
新之聯跑展團隊借勢發力的上述展會,與2023廣州陶瓷工業展覽會同期舉辦的三個主題展會“中國瓷磚、巖板及石材深加工技術設備展覽會”,“中國陶瓷行業智能化數字化技術與應用展覽會”和“2023中國陶瓷行業綠色低碳技術暨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展覽會”具有關聯性與互通性。
隨著行業紅利期消退,瓷磚、巖板和石材行業進入了服務競爭的新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提供從加工服務到終端安裝服務以及后期的維護保養服務,搭建更為完整的服務體系也成為了眾多陶瓷和石材企業迫在眉睫的工作。2021年以來,馬可波羅、東鵬、歐神諾、簡一、新明珠、諾貝爾、鷹牌等多家建陶企業紛紛進行服務升級,陸續推出成品交付系統。
2023中國瓷磚、巖板及石材深加工技術設備展覽會”致力于搭建高品質的全產業鏈創新互動與商貿交流平臺,為瓷磚、巖板和石材企業提供全套深加工技術設備和解決方案。
近年來,已經陸續有陶瓷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下功夫,利用先進的大數據云計算和智能化技術,實現內外部供應鏈的協調與優化,形成以用戶需求為主導的全新生產模式,實現用戶在交互、定制、設計、采購、生產、物流、服務等環節的全流程參與。企業不僅可以監測和控制生產過程,使生產過程始終處于最佳狀態,還可以縮短生產周期和采購提前期,降低成本、庫存和資金占用,提高產品收成率和優質品率。
“2023中國陶瓷行業智能化數字化技術與應用展覽會”將匯集中外優秀參展企業,集中展示前沿技術、尖端產品和先進理念,必將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
受“雙碳戰略”持續推進的號召,秉承綠色發展的出發點,近年來陶瓷企業不斷上馬光伏發電項目,包括馬可波羅、東鵬、新明珠、蒙娜麗莎、宏宇、順成、簡一、順祥、國瓷材料等越來越多的陶瓷企業紛紛布局光伏發電項目。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8月8日,2022年廣東省已有67家陶瓷企業申請的光伏發電項目通過備案審批,總投資約192,154萬元。
“2023中國陶瓷行業綠色低碳技術暨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展覽會”將集中展示當下最領先的綠色生產技術、資源再生技術、新能源應用技術等,為供需雙方搭建面對面高效溝通平臺,促進技術交流與商貿合作,推動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2023第37屆廣州陶瓷工業展”同期除了“中國瓷磚、巖板及石材深加工技術設備展覽會”、“中國陶瓷行業智能化數字化技術與應用展覽會”和“中國陶瓷行業綠色低碳技術暨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展覽會”三個主題展會之外,還將舉辦“2023中國建材行業窯爐及熱工技術展覽會”、“2023中國日用陶瓷技術裝備及原輔料展覽會”、“2023中國衛生陶瓷技術裝備、原輔材料及五金配件展覽會”、“中國瓷磚粘貼及美縫技術展覽會”、“中國新型墻體屋面材料生產技術與裝備展覽會”、“中國建材行業窯爐及熱工技術展覽會”等主題展會,串聯相關產業鏈,連接更多上下游企業,吸引更廣泛的觀眾群體,形成既匯聚更多參展企業同臺競技,又滿足觀眾和買家多樣化需求的“一站式”商貿交流平臺。
多展聯動,展覽總規模預計將達到: